|
一个巨大的飞艇气球,装有核动力发动机,可搭载近 2000 人--这就是苏联眼中飞艇的未来。
飞艇气球(又称飞艇)的黄金时代是在 1910-1930 年代--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苏联。德国企业家费迪南德-冯-齐柏林伯爵首先开始了飞艇的批量生产。后来,他的名字开始与飞艇紧密联系在一起,并因此被称为 "齐柏林飞艇"。在整个存在期间,民用飞艇进行了约 2,500 次飞行,搭载了 28,500 多名乘客。
从创纪录到坠毁
1929 年,"格拉夫-齐柏林 "号飞艇成功地在 20 天内环绕地球飞行,中间仅着陆三次。与此同时,苏联的 SSSR-V6 OSOAVIAKhIM 号飞艇创造了飞行时长的世界纪录--它在空中飞行了 130 个小时而没有着陆。
飞艇不仅飞行时间更长,体积和载货量也越来越大。在体积上最突出的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巨型兴登堡级飞艇。
人们认为,核飞艇会像以前一样借助氦气起飞,因此飞艇本身和飞艇内部反应堆的质量不会起到特殊作用。正因为如此,许多人认为这个想法非常现实。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:由于采用了核动力装置,飞艇可以保持恒定的重量和无限的飞行距离。
此外,核飞艇还为探索难以到达的地区提供了机会。曾在莫斯科地区多尔戈普鲁德内分局工作并制造过 "诺尔盖 "飞艇的意大利人翁贝托-诺比勒指出:"世界上至少还有一艘核飞艇:"世界上至少还有一个国家可以开发和利用飞艇。苏联幅员辽阔,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......特别是在西伯利亚北部,一个居民点与另一个居民点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。这使得道路建设变得复杂。不过,天气条件对飞艇飞行非常有利。"
但是,希望破灭了。20 世纪 30 年代末,由于世界各地接连发生大型坠机事故,飞艇建造工作被迫停止。对于苏联飞艇工业来说,V-6 号是最后一根稻草--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正是这艘飞艇创造了世界纪录。
苏联 V6 号飞艇的船员们 看起来,轻于空气的飞艇似乎完全暴露了自己,但相反,飞机工业却显示出了很高的前景。
重振旗鼓的尝试
说来奇怪,苏联雄心勃勃的核项目就是在飞艇似乎被遗弃的时候诞生的。
1971 年,技术科学研究生根纳季-涅斯捷连科(Gennady Nesterenko)在科普杂志《Tekhnika - Molodezhi》("年轻人的技术")上提出了一个概念,这是质量最高、最周密的核飞艇项目之一。
它比过去的普通飞艇稍大一些,但可以运载更多的货物和乘客。
最重要的是,该项目的设计者强调了飞艇的舒适度。Tekhnika - Molodezhi》写道,尽管速度缓慢,但许多人仍然喜欢乘坐远洋轮船而不是飞机。他们之所以选择远洋轮船,就是看中了它的舒适性。那么,为什么不把飞机和轮船最好的一面--速度和舒适--结合到飞艇上呢?
据推测,这将是一艘 300 米长的飞艇,大小相当于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。一艘这样的飞艇可以运载 180 吨货物或 600 名豪华乘客。
飞艇将由 20 米长的螺旋桨驱动,由一个 200 兆瓦的核反应堆提供动力(例如,今天俄罗斯的 Arktika 级破冰船上就安装了一个类似的反应堆)。
然而,该项目最终还是停留在纸面上。无论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还是后来,都没有人认为有必要这样做。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
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