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这些芭蕾舞演员要假装成俄罗斯人?

文档创建者:通往俄罗斯
浏览次数:103
最后更新:2025-03-01

采用俄罗斯名字曾经在英国和美国舞者中非常流行。
   
这一切始于 20 世纪初,当时表演艺术家谢尔盖-迪亚吉列夫(Serge Diaghilev)开始定期组织俄罗斯艺术家出国巡演。1907-1908 年,"俄罗斯季节"(Saisons Russe)首次在巴黎上演,后来,季节性巡演变成了以蒙特卡洛为基地的巡回 "俄罗斯芭蕾舞团"。随后,全球观众第一次看到了舞蹈家安娜-帕夫洛娃(Anna Pavlova)和瓦斯拉夫-尼金斯基(Vaslav Nijinsky)、作曲家伊戈尔-斯特拉文斯基(Igor Stravinsky)、编舞迈克尔-福金(Michael Fokine)和乔治-巴兰钦(George Balanchine)。即使您不是芭蕾舞爱好者,也很可能听说过他们。(点击此处了解更多关于 "俄罗斯芭蕾舞团 "的信息)
难怪对于许多想在舞台上大显身手的年轻人来说,进入迪亚吉列夫的剧团是他们的梦想。他只挑选最优秀的艺术家。但是,如果一个舞者想在俄罗斯剧团中担任主角,他或她必须有一个俄罗斯名字。

安东-多林爵士


这位魅力四射的舞蹈家真名叫悉尼-弗朗西斯-帕特里克-奇本德尔-希利-凯,但戏剧界都叫他 "安东-多林"(1904-1983 年)。他出生于西萨塞克斯郡,师从迪亚吉列夫的舞蹈编导,并于 1921 年加入 "俄罗斯芭蕾舞团"。当然,他用的是新名字。他的第一个假名是 "帕特里基耶夫",但后来迪亚吉列夫想出了一个更简单的名字 "安东-多林"。他的身边总是围满了女人,她们对这个英俊潇洒的男人爱不释手。更何况,他在戏剧和浪漫角色中都表现出色。
与巴兰钦(美国芭蕾舞之父)合作后,多林希望尝试自己的舞台编舞--并真正取得成功。

约 1960 年,马尔科娃和多林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。 1925年,他与同事阿莉西亚-马尔科娃(Lilian Alice Marks)一起在伦敦开设了工作室,上演了佩罗的《四人舞》、《吉赛尔》、《四人变奏曲》,1950年,他们成立了伦敦节日芭蕾舞团,后来成为英国国家芭蕾舞团。1981 年,他被授予爵士称号。

阿莉西亚-马尔科娃女士


1954年,阿莉西亚-马尔科娃在《天鹅湖》中的表演。 多林的同事莉莉安-爱丽丝-马克斯(1910-2004 年)也曾为舞台而改名。她出生于伦敦,在俄罗斯芭蕾舞演员塞拉菲玛-阿斯塔菲耶娃的学校接受训练,不久,她便邀请迪亚吉列夫观看她的演出。14 岁时,莉莉安用一个 "俄罗斯化 "的名字加入了迪亚吉列夫的团队,并成为俄罗斯芭蕾舞团最年轻的舞者。
艾丽西亚-马尔科娃认为自己被芭蕾舞团录取是出于同情(童年时她是平足),因此,她每天都在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份工作。她以男人的方式完成了不可思议的跳跃,她的动作被比作 "长着翅膀的仙女 "的飞翔。然而,她在舞台上唯一的朋友是安东-多林(Anton Dolin),因为她无法与俄罗斯本土剧团找到共同点。

艾丽西亚-马尔科娃为在电视专场演出中扮演帕夫洛娃做准备。 顺便提一下,马尔科娃引入了针织紧身衣的时尚,如今芭蕾舞演员在训练中也使用这种紧身衣。此外,阿莉西亚-马尔科娃还是第一位在电视上表演古典舞的芭蕾舞演员。马科娃曾领导纽约大都会芭蕾舞团数年。
1963年,伊丽莎白二世授予阿莉西亚 "贵妇人 "称号。

莉迪亚-索科洛娃


莉迪亚-索科洛娃在芭蕾舞剧《彼得鲁什卡》中的表演,1926 年。 芭蕾舞演员希尔达-芒宁斯(1896-1974 年)出生于伦敦,曾师从恩里科-切切蒂学习舞蹈。1915 年,迪亚吉列夫注意到了这位年轻的芭蕾舞演员,并邀请她加入俄罗斯芭蕾舞团,在那里她以 "莉迪亚-索科洛娃 "的名字成功地跳起了芭蕾舞。据她的同事回忆,她觉得自己就是俄罗斯人,对俄罗斯语言了如指掌,只是说话略带口音。
巧合的是,她的两任丈夫也是迪亚吉列夫的舞者,她给自己唯一的女儿取名娜塔莎。

薇拉-萨维娜


档案照片 与莉迪亚不同,薇拉-克拉克从未学过俄语,但这并不妨碍她跳出自己的第一个角色。她曾在斯莱德曼学校学习,1911 年在安娜-帕夫洛娃的芭蕾舞团首次登台。

1926年,她成为了迪亚吉列夫的首席和编舞莱昂尼德-马辛(Léonide Massine)的妻子,而这位大导演却疯了!有传言说马辛是迪亚吉列夫的情人,但萨维娜并不知情。最后,编舞家离开了舞团,萨维娜被派往芭蕾舞团。

安娜-柳德米拉


安东-多林爵士和安娜-柳德米拉,1929 年在格罗夫纳大厦的 "夏洛的小夜曲 "中翩翩起舞。 美国芭蕾舞演员也改名换姓。安娜-柳德米拉(1903-1990 年)出生于芝加哥,原名让-玛丽-卡利。她是安娜-帕夫洛娃的粉丝,1915 年,她进入安娜-帕夫洛娃的前舞者安德烈亚斯-帕夫雷(Andreas Pavley)和谢尔盖-欧克林斯基(Serge Oukrainsky)创办的学校(即现在的芝加哥歌剧院芭蕾舞团)学习。13 岁时,她已成为他们的首席芭蕾舞演员,因此他们将她改名为俄罗斯人。她的表演非常成功,戏剧评论家当即称她为 "美国的帕芙洛娃"。
1928年,迪亚吉列夫在法国的一次演出中看到了她,并邀请她加入自己的舞团,但她却与布罗尼斯拉娃-尼金斯基(瓦斯拉夫-尼金斯基的妹妹)签订了合同。次年,迪亚吉列夫去世。
但随后,安东-多林将目光转向了安娜,她不仅成为了他在舞台上的搭档,还成为了他的妻子(不过不久后他们就离婚了)。

1933年,安娜因伤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,之后她开始按照切切蒂的方法从事教学工作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
发表评论已发布 10

歌语

发表于 2025-2-18 02:13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
来自: 日本
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对舞蹈演员背后故事的好奇,原来名字也能影响职业发展。文化交流真是微妙又有趣!

你觉得

发表于 2025-2-18 02:18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
来自: 日本
这篇文章很有趣,揭示了舞者们为了进入俄罗斯芭蕾舞团而改名背后的故事,一种对艺术追求的执着!真是感人。

幽灵部落

发表于 2025-2-18 07:24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
来自: 日本
这真是个有趣的历史故事!芭蕾舞演员用俄罗斯名字的现象,体现了那个时代对艺术身份的追求和文化影响力。感觉这些人都很有才华,也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很多。

贝壳不吃水果

发表于 2025-2-23 16:55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
来自: 日本
这篇文章很有趣,揭示了许多舞者为了在俄罗斯芭蕾舞团成功而选择改名的故事。可见,身份和文化在艺术世界中真的很重要!

志宝

发表于 2025-2-25 14:41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
来自: 日本
这篇文章揭示了芭蕾舞演员们为何选择俄罗斯名字,真是有趣!背后不仅是艺术追求,还涉及到当时的文化潮流和机会。那些巨星的故事也很吸引人!

邵泽生

发表于 2025-2-25 14:41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
来自: 日本
这篇文章让人对芭蕾舞员的名字和身份有了新的认识。假装成俄罗斯人不仅是为了融入艺术圈,更是时代背景的产物,真有趣!

领导力导师老韩

发表于 2025-2-25 15:35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
来自: 日本
这篇文章让我对芭蕾舞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!演员们为了追求梦想而改名,真是一种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。

路虎真牛

发表于 2025-2-25 22:02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
来自: 日本
有趣的历史!原来许多舞者为了能在俄罗斯芭蕾舞团中出人头地,都选择改名。这个现象不仅反映了艺术圈的竞争,也显示了文化认同的复杂性。

沬水

发表于 2025-2-27 07:15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
来自: 日本
原来在芭蕾舞界,有这么多演员为了追逐梦想而改变名字,真是个有趣的现象!这种文化交融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多样性。
12下一页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